HOTLINE:

0898-08663552

PRODUCT

产品中心

Title
临期食品:“捡漏”也要安全
临期产品的定义 临期食品市场规模 临期食品特卖店打工人的新战场

发布时间:2024-08-14    点击量:

  临期食品,指临近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加速发展,市场规模达318亿元,开始受到资本、用户关注,多个品牌获得融资,预计行业保持6%的增长率,并将持续增长,2025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将达401亿元。

  近年来,有关临期食品的话题热度不断升温。临期食品为何“火爆”?货源从哪里来?食用临期食品安全吗?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世纪华联超市、物美生活超市、卜蜂莲花生活超市,以及便利蜂、711、全家等便利店发现,在各门店入口处均设有“特价活动专区”,摆放着薯片、饮料等各类打折促销的临期食品。

  除了超市和便利店的售卖方式,近两年来,临期食品已经延伸出新的业态,如线下专营临期食品的品牌、专营临期食品的垂直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的临期食品品牌,为临期食品行业增长带来可能。

  曲奇饼干1.5元一盒、进口巧克力2.5元一支、韩国进口薯片3元一包、德亚纯牛奶20元一箱……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的天津必诚创远折扣仓中有1000多种在售临期食品。

  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的临期食品也不在少数。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临期食品”,结果显示有近万家临期食品店铺,其中不乏标称“11年老店”“6年老店”的店铺,其关注人数多达212万、174万。京东平台有的进口临期饼干商品折扣力度低至1-2折,拼多多平台的临期辣条商品月销量达到10万件以上。

  据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统计,每年约有210万人在淘宝购买临期食品。记者发现,某社交平台“我爱临期食品”讨论小组聚集了9万多名临期食品爱好者,分享优质店铺和购买心得。

  过去,临期食品在商超、便利店会被降价促销,吸引的多是中老年消费者。如今,年轻消费者开始追求价格打折而美味不打折的消费体验,购买临期食品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

  “进口坚果基本都是半价,价格便宜。”北京市海淀区居民王女士经常在沃尔玛超市购买临期进口食品。王女士是一位坚果爱好者,平时她会在超市购买打折坚果,也会在喜欢的品牌旗舰店的网店下单购买临期打折坚果。“我经常买临期牛奶,我家孩子每周要喝掉一箱牛奶,购买还有半个月过期的牛奶性价比高。”北京市朝阳区一位90后母亲在物美生活超市购买临期牛奶时对记者说。

  精打细算和物尽其用,是当代大部分青年人的消费观念。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中超七成为青年群体,超六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变,让临期食品从商超中分离出来,成为当下受欢迎的一个细分行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前三大品类分别是包装零食类、面包糕点类、奶制品。“超过五成的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每月都会复购,很多消费者带着朋友们一起来选购。”天津尚品嘉茂折扣店的一位店员说,由于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时对该食品已经比较了解,因此只需要连续复购,价格变成消费者主要考虑的因素。

  “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在‘反消费主义’意识的作用下,消费者愿意购买临期食品。消费习惯和消费意识的改变将助力临期食品行业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临期食品可以说是与食品零售业相伴相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有了临期食品市场,当时以售卖临期进口食品为主,满足了一部分消费群体的多维消费需求。

  2010年以前,由于市场监管较为宽松,临期食品主要流通在一些街边的零售店;2010年-2015年,一些食品品牌开始采用设立直营店的方式向顾客销售临期食品;2016年-2020年随着社区团购的兴起,临期食品通过许多“专场促销活动”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市场上开始相继出现临期食品集成店;2020年至今,直播电商的兴起为临期食品带来巨大流量,同时线下连锁临期食品折扣店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并呈井喷式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天津社区折扣零售店“食惠邦”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惟一资本领投,钟鼎资本跟投;折扣超市“小象生活”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愉悦资本为领投方,天使湾资本跟投;“好特卖”在2019年至2020年间完成了4笔融资;“好食期”早在2018年就获得了阿里巴巴独家1.1亿元C轮融资。此外,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临期食品相关企业总注册量达94家,远多于往年新注册企业数量。

  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的“好特卖”“嗨特购”“东罗西搜”等食品折扣店,这些店销售的商品基本为市场普遍售价的2折至6折。通过比对商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者发现,货架上的食品距过期至少都还有2~3个月,有的甚至达半年以上。

  “从供应端来看,临期食品的货源主要分5种,一是生产厂商的库存商品;二是大型商超下架的产品;三是电商平台的退换货;四是经销商手里真正进入临期的产品;五是进口食品的库存。”天津空港一家临期食品仓库的老板向记者透露,“临期食品的货源并不稳定,主要根据正期食品的销售情况而定。产品在正期时卖得好,那么临期的货就会相应减少。”

  因而,临期仓库成为临期食品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拥有仓库的品牌折扣店,在一定程度上更有优势。如果个人想开临期食品店,货源会比较零散,找起来比较困难。”一位专卖各类临期食品的电商主播在直播时说。

  “在临期食品市场,货源很关键,经销商的仓库如果不规范,比如温度控制等环境保障不到位,有的产品到临期时可能已经不能食用了。”朱丹蓬告诉记者。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的临期食品仓库主要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等港口城市,考虑到物流成本和时间的原因,中游的临期食品集成店多遵循“就近原则”围绕仓库周围设立,相互之间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沟通售前售后等问题。

  在北京市朝阳区物美生活超市,一位正在选购临期饮料的消费者对“临期”的定义感到疑惑,“保质期是怎么精确到某一天的呢?刚到期的食品有安全问题吗?”

  “对那些保质期特别长的食品来说,只要不拆开包装,过期几天到几周时间,和过期之前几天相比,其品质变化并不大。”范志红说道。

  目前,我国对临期食品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标准。业内普遍遵循的规则来源于原北京市工商局2012年出台的《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该制度规定,根据食品保质期长短,纳入临期食品范畴的食品为其保质期期满之日前45天至1天不等。

  “一般商家都会有一个内控的时间,不能随便往货架上放,食品保质期过了1/3,就无法进入商超流通,剩下的就会‘沦为’临期产品,成为各大食品折扣店货架上的商品。”一位从业人员向记者透露。

  临期食品安全吗?范志红表示,临期食品不等于过期食品,只要在保质期内正常储存,安全性是有保证的,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但伴随临期食品行业发展,食品安全、过度消费、缺乏监管等问题逐渐暴露,存在临期食品包装不合格、快递到消费者手中的临期食品已过期等现象,给行业发展带来风险。

  内蒙古消费者杨女士向记者分享了在电商平台购买临期进口零食的经历。“购物千亿体育登录入口官网时图打折力度大,买了几大包进口核桃和巴旦木。但在开封时发现食品保质期已过,并且有很浓的‘哈喇味’。”她说。杨女士很疑惑,到底是产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还是因为过了保质期产品变质了?

  朱丹蓬提醒消费者:“临期食品行业准入机制仍有待完善,消费者要有自我甄别能力,尽量购买正规渠道售卖的产品。同时,对待临期食品要理性消费,建议少量多次购买。”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商家受利益驱使,篡改临期食品的生产日期,用过期食品冒充临期食品。某商超涉嫌篡改延长啤酒保质期、某海鲜品牌将过期食品与临期食品混卖……这类现象已经引起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视。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合肥已在全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临期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措施包括“严厉打击篡改日期、以次充好、未按规定集中陈列、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的超市、商场开展全面排查,督促经营者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设立专柜(专区),设置提示语,实行分类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规范临期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处置。”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告诉记者,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销售者如实记录食品的保质期和销售日期,如食品已经超过保质期,应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针对临期食品的特殊性,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据悉,市场监管总局曾就临期食品问题,邀请食品安全权威专家制作科普短视频《临期食品,可以买吗》,向消费者介绍和解读临期食品安全知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未来的临期食品市场将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其中规范化是目前临期食品市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朱丹蓬指出,目前对于临期食品并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应尽快制定出台更加科学的、统一的国家标准,才能给临期食品更精确的“倒计时”,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安心。

  随着《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和可持续消费理念逐步渗透到消费层,反食品浪费开始成为一种文化潮流。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临期食品。

  反浪费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消费文化。当消费者开始反思过去一味向环境“索取”的行为,日益重视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意识到购买临期食品并非是生活品质打了折扣,就意味着消费者的思想正在向更加文明、环保的方向转变。

  推动临期食品产业良性发展,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做加法。临期食品价格可打折,但监管和食品安全不能打折。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监管到位,特别是要避免“打擦边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做减法。临期食品之所以盛行,与当前食品行业产能过剩不无关系。因此相关部门要借助现代科技、管理的力量,从源头上为临期食品减量,真正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由于临期食品还处于保质期内,所以其销售和食用不受影响。但是,不同种类的食品劣变的情况不同,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高洁建议消费者注意甄别、理性消费,切莫贪图便宜而盲目购买、大量囤货。

  关注食品属性。肉类等冷链临期食品由于储存环境难以一直保持低温,这类食物容易提前变质;而饼干、方便面等质地干燥的食品,以及糖果、蜂蜜、甜味饮料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微生物难以在食品中繁殖,即便刚过保质期食用也不一定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针对不同食品属性,消费者需要综合判断临期食品的品质。

  查看食品包装。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尽量选择正规超市或商店,不要选择无证经营店铺或摊点。应检查食品包装,确保无破损、无涨袋、漏气等现象。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如发现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留意贮存条件。临期食品应在标签要求的条件下贮存,若发现需要冷藏或冷冻的临期食品被置于常温下售卖,则不要购买。如果购买了过多的临期食品,最好的补救方法是降温储藏。按化学和生物学的规律,环境温度越低,发生不良化学反应的速度就越慢,微生物繁殖就越慢,实际保质期就越长。一种食品如果在室温下能贮存7天,在4摄氏度下至少可以贮存半个月。

  按需适量购买。消费者要科学理性消费,不要因为折扣和低价大量购买临期食品,以免食品过期、变质造成浪费。购买后应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食用时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或出现异味、口感异常时,切勿食用。

  2012年,原北京市工商局出台《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规定“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

  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标注保质期6个月到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等);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部分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等);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部分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点心等);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品、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返回列表

电话

联系球友会

Contact us

SERVICE TIME:08:30-18:30

0898-0866355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QY千亿球友会_球友会体育官网 手机:1526665522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QY千亿球友会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