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8-08663552
PRODUCT
产品中心
发布时间:2024-08-23 点击量:
新华社兰州4月22日电(记者王增海、关健)在秦岭余脉重峦叠嶂的九龙山梁上,一条宽9米到16米、长32.8公里,穿山越岭、贯通甘肃省清水县南部山区、连接陇海铁路和国道310线月上旬全线贯通,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正式通车了。
此时此刻,穿山公路的建设者--清水县的干部群众,难掩心中的喜悦,他们用辛勤的双手,创造了不向国家伸手要钱、靠锹铲镐刨修山路的奇迹,用震撼苍穹的气魄,实现了山区农民千百年来走出大山的期盼。
清水县四面环山,群岭相连。全县仅有的一条沿牛头河峡谷通往外界的公路不仅弯道多,路况差,每到雨季还经常出现路基下陷、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全县人一年里就有半年时间出不去,被困山中。
清水县盛产核桃、花椒、苹果等农产品,每年仅核桃的产量就有200多万吨。但因为大山无路,就连满山遍野的山珍野果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烂在山野里。大山遮望眼、山货难变钱,直到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
多年来,山区农民修筑九龙山梁穿山公路的呼声,一直未曾间断。“苦熬不如苦干”,清水县的领导干部们形成了共识:群众的呼声就是干部的行动,群众最想干的事就是干部们工作的一号工程,腰斩九龙山梁,修筑穿山公路不能再拖再等了。
清水县千亿体育登录入口官网领导干部们盘算着:九龙山梁穿山公路建成后,所经地区拥有丰富农产品和有色、黑色金属矿等资源,这里将形成全县最繁华、最集中的经济带。
同时,清水县领导干部们心里也十分清楚:清水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有时候干部职工的工资都难以按时发放,多数农民还生活在贫困线多公里长的穿山油路,至少需2亿元人民币,就是修一条普通的三级砂石路,也需资金9800多万元,这个数字相当于2006年清水县财政收入的4倍多。
面对资金的巨大缺口,没有人号召、也没有人提议,全县3000多名机关干部不约而同地将自己一个月、两个月的工资拿出来捐献给穿山公路,每人还自费购买了铁锹、镐头等修路工具。
2006年4月1日,修筑穿山公路的序幕拉开。从县四大班子领导到乡镇一般干部3000多人背起被子挑起锅,带上面粉和坛子菜,分南、中、北三路开进九龙山梁。他们在大山上搭起简易工棚,顶烈日、冒风雨,放炮、炸石,展开了艰苦的修路工程。
干部上山修路的消息一传开,全县18个乡镇的30多万农民为修筑山路出力流汗的激情立即被点燃:丰望乡柏树村一位70岁高龄的老大娘不顾孙子劝阻,扛着铁锨和群众一起来到工地修路;看到一条公路即将从自己家门口通过,草川铺乡冯山村80岁高龄的段子章不仅带着小孙子来修路,还把远在新疆打工的儿子和儿媳妇叫回来,参加义务筑路劳动。绵延30多公里的工地上搭起了一座座帐篷,筑起了一排排简易锅灶,叮叮当当的锤声和轰轰隆隆的炮声,日夜不息地在九龙山梁山崖间回荡。
盛夏,修路工地酷热难熬,平均气温在40摄氏度左右,不要说干活,就是站在这里也让人难以忍受。
“清汤挂面碗底土,夹生米饭土碜牙,帐篷睡听山风吼,早晨起来脸盖土。”这首顺口溜记录了修路人遭遇的线;一凿一锹地苦干,公路一尺一米地向前延伸,筑路大军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餐露宿,大地为床,为穿山公路的修成写下了一串串可歌可泣的故事。
山门镇党委副书记赵剑峰有着山里人特有的不服输的倔强性格,他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巧干,把穿山公路一米一米推进到一座300米高的山崖下,这里是整个筑路工程的“卡脖子”地段。按设计,从山顶向下要劈出一个深68米、长1800米、宽20多米的大凹槽,路才可顺山势修下去。然而,这里山势险峻,岩石结构松散。只能容纳几个人干活不说,时时还有石块下滑的危险。
赵剑峰把这块难啃的骨头留给自己和几名镇党委委员。他们打眼放炮,从山顶两边夹击,展开决战,一干就是150天。山崖劈开了,凹槽建成了,而赵剑峰的双手出现了一道道血口子,脸上晒掉了一层又一层皮。
白驼镇党委副书记南志杰负责白驼、洪堡、丰望三乡修路工程监理,他于2006年8月1日进驻工地,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回到家。但当他敲开家门后,8岁的女儿已认不出这个又黑又瘦的汉子,顶着门不让他进家。
在修路过程中,广大农民表现出着眼大局、任劳任怨的本色。春秋两季是农民最繁忙的季节,但他们都能统筹安排生产,白天上山修路,晚上干农活。为修山路而让路,丰望、陇东等乡镇农民主动砍掉挂果的果树;草川铺乡农民刘黑娃一次就迁走了十座祖宗四代的坟墓。
清水县干部群众自豪地说,由修建穿山公路凝聚成的“穿山精神”,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这种“宁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穿山精神”,使清水人民感到异常欣慰和自豪。这种精神已经并正在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位浙江客商早有在清水县投资的想法,但是听说这里交通落后,顾虑重重。然而当他亲眼目睹了穿山公路万人大会战的场面时,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毅然投资7000多万元在清水县建了一个工厂。
在采访途中,记者一路看到几十支修路队伍隐现在山峦上、沟壑中,他们或跪在地上用锹刨挖土方,或用钢钎撬动山石,谈笑间把劳苦置于脑后,身边的馒头、面饼等食物沾满了灰土。
修山路难,保路、护路更难。按照规划设计,穿山公路的两侧必须修出1米宽、半米深的护路水渠才能防止山洪侵袭道路,保证道路畅通。
于是,修路沿线乡镇的农民,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三尺幼童,自发地从远处背来黄土、沙石修筑护路水渠。
记者顺着穿山公路采访了几个乡镇,沿途的修路会战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受“穿山精神”的激励,距离穿山公路较远的永清、丰望、陇东等乡镇农民,在乡干部的带领下,带着自家的工具义务修筑乡村公路,让乡村公路与穿山公路相通。60岁的农民刘虎生说,我早晨4点钟起来,5点钟赶路,30里山路走了4个小时,9点才到这里。他激动地表示:“我们要修路,我们要走出大山。”
在九龙山梁穿山公路上采访,记者耳闻目睹,干群手足情、民族兄弟情是那样的情真意切。春节刚过,全县的机关干部又一次兵分南、中、北三路开进九龙山梁,展开穿山公路收尾工程会战。邻近穿山公路的乡村群众闻讯,在家里煮了一锅锅热饭,炒了一锅锅热菜,冒雪送上公路。修路干部们吃着这不寻常的饭菜,更增添了为群众修通山路的豪情。你给我一份情,我还你一片爱。在这种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中,还有什么难关过不去呢?!
人们有理由相信,“穿山精神”一定会在清水大地上代代相传。
联系球友会
Contact us
SERVICE TIME:08: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