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LINE:

0898-08663552

PRODUCT

产品中心

Title
听说夏天要多吃这3类食物才行?老祖宗的养生智慧别丢了
高钾高钙的它又叫“春不老”这两直接炒鲜味翻倍 夏至---中国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4-09-12    点击量:

  每年6月21日或22日,当太阳在其轨道上运行至黄经90°,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迎来了昼长夜短的极致,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清朝钦天监陈希龄曾写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意味着,夏至这一天,不仅白昼最长,也是日光下影子最短的一天。

  在中国,有5个北回归线标志点,可以体验“立杆无影”,分别是:广东汕头、从化、封开,广西桂平,以及云南墨江。夏至这天,不怕热的朋友,可以在正午时分去到室外,观测太阳和你及地面是否几乎形成直角,是否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按顺序来排,夏至在24节气中位列第10,却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另一个是冬至)。

  早在公元前7世纪,华夏先民就凭借简易而卓绝的测量工具——土圭,用其丈量日影的长度,从而确定了夏至。

  孟子曾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对于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来说,天时尤为重要。

  春生夏长,夏至节气,田间的杂草与农作物都在疾速生长,二者竞争水分、养分及光照,杂草还成为了多种病原体与害虫的滋生地。正因如此,农谚有云:“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

  同时,雨水也很关键,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农历的六月,如果能降下几场好雨,那便是田地的甘霖,乡亲们都要互相道贺。

  到魏晋南北朝时,夏至已然成为一种中颇为重要的节日,称为“夏节”“夏至节”。

  曹丕曾在《夏日诗》中写道:“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在宴宾客、吃瓜果、赏歌舞中,度过了夏至节。

  在唐代文人段成式所编纂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我们发现,北朝时,夏至节还有了十分应季的礼节:“北朝妇人……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每逢夏至时节,古代女子便会相互馈赠折扇与妆奁中的脂粉小盒,且附以雅致的赠言。折扇轻摇,带来习习凉风,缓解暑热;脂粉细腻,呵护肌肤,以防暑湿引起的痱子。这份源自古代的风俗,其礼物既风雅又实用,可谓是夏日里的一抹清新与智慧。

  到了唐代,夏至变成了法定假日。《唐六典》记载:“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自注曰:“夏至及腊各三日。”那时,端午才放假1天,而夏至却有3天。

  白居易回忆起夏至节,最先想到的就是美食:“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后来,大概是因为夏至时值大麦小麦丰收,人们渐渐地将面作为主题(终于不再是饺子),出现了“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传统。在民间,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清代学者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曾提到夏至吃面的习俗:“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

  在南方,面条丰富多样,清新的阳春面、纯粹的干汤面、鲜美的肉丝面、丰盛的三鲜面,以及麻辣爽口的凉拌面,各地喜好皆有不同;北方相对统一,多以滋味浓郁的打卤面和炸酱面为代表。

  在江浙,夏至之时,人们讲究要吃“夏令三鲜”。“夏令三鲜”,不是三样单独的食物,而是三类。分为地三鲜,多为苋菜、蚕豆、黄瓜等时令蔬菜;树三鲜,则是樱桃、杨梅、李子等应季水果;水三鲜,乃水中珍品,螺蛳、鲫鱼与河豚等。尽显苏杭水乡之丰饶。

  除了上述三鲜,苏州等地有夏至吃“夏至蛋”的习俗,用煮熟的鸡蛋配以红枣煮汤,人们希望可以强身健胃。

  在岭南,夏至时分,正值荔枝成熟,鲜红的荔枝肉厚汁多,甜中微酸,成为此时节不可或缺的美味;同时也有吃凉茶的习惯,以清热解暑。

  在湖南、江西,夏至有吃杨梅的习俗,此时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酸甜可口,解暑又开胃。

  从时间上来说,夏至的到来,意味着盛夏的大幕已拉开,也意味着这一年的进度条已到达50%。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夏至到来后暑热难耐,只盼时间快些过去。但也因为此时瓜果丰收,在空调房里挖西瓜、吃荔枝,也不失夏季美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千亿体育登录入口官网

返回列表

电话

联系球友会

Contact us

SERVICE TIME:08:30-18:30

0898-0866355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QY千亿球友会_球友会体育官网 手机:15266655223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QY千亿球友会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