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8-08663552
NEWS
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4-09-23 点击量:
五年来,中国记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主动开展国际舆论外交和公共外交,“朋友圈”日益扩大。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界建立友好交流关系,特别是对非新闻交流取得重要进展
·成立“境外记者活动中心”,举办79期 “新闻茶座”,为境外记者提供优质服务
今天“中国记协这五年”栏目,介绍“一座桥梁”,那就是在中美新闻界之间架起相互沟通与理解桥梁的中美新闻交流。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新闻界熟知的中美记者交流项目。中美记者交流项目始于2010年,由中国记协与美国东西方中心联合开展,每年一届,今年的第七届交流活动刚于前不久圆满结束。这个项目旨在增进两国媒体记者对对方国家的了解,扩大和改进相互报道,从而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增添动力。历届记者交流活动均取得积极成效,已在中美两国新闻界产生较大影响。
中国记协与美国东西方中心各组织一个新闻代表团同时访问对方国家,访问结束后,两国记者聚集一堂举办座谈会,交流访问对方国家的感受,讨论如何改进相互报道。
参加过这个项目的中国记者都知道,美方十分重视这项活动,历届中国新闻代表团访美期间,美国政府、国会、军方、智库、企业等各界重要人士都与代表团座谈交流,比如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美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国会议员、知名美企高管等。中国记者能跟这些人士面对面的交流对话,着实让美国记者羡慕不已,因为要预约采访这些美国“大V”也是件很困难的事。
同样,来华访问交流也为美国记者提供了一次直观接触与了解中国的机会,尤其对于从未来过中国、深受美国媒体涉华片面报道影响的记者来说,能亲眼看看今天的中国,能跟中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媒体同行深入聊聊中国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不少的误解或疑虑。
2015年9月,习主席访美前夕,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6人赴美参加中美记者交流活动
互访即将结束之际的中美记者座谈会是中美记者交流项目的点睛之笔。中美记者在行程最后一天坐在一起交流互访感受,这不仅仅是一场座谈会,而是两国媒体同行之间心与心的“对话”。大家畅所欲言,谈收获、谈发现、谈惊喜、谈遗憾,谈中美关系、谈媒体发展,谈的更多的还是如何改进相互报道,发挥媒体的力量推动中美关系积极健康发展,因为记者们深知,加强交流合作是两国民众心之所向,是现实的需求,是双赢的结果,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如何,两国媒体责任重大。
五年来,中国记协还结合国内新闻媒体发展转型的需求,多次组织专题调研团赴美访问,围绕“美国新闻记者培训机制”“美国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美国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策略”“美国媒体融合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等主题开展调研,为我媒体发展和新闻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并多次组织中国新闻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团赴美研修,为业内人士及时充电,推动国内新闻事业发展。
与此同时,还多次邀请美国新闻领域知华友华的专家学者来华与国内媒体交流,围绕“媒体融合发展”“如何展示国家形象”“新闻人才培养”“怎样借助多媒体手段做好环境报道”等主题广泛交流探讨。
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新闻部主任马克·库珀教授访华时曾为我媒体融合发展建言:当前媒体发展要坚持数字优先的理念;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发布后与受众的交流互动十分重要。
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著名新闻学教授、《洛杉矶时报》前著名评论员普雷特围绕如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言,中国媒体需要加强对传播对象的研究,找准传播载体,同时要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中国作为记者之家,中国记协结合美国媒体同行深入了解中国的客观需求,也始终积极地为其提供服务,多次接待来访的美国专题调研团和记者研修团。
2015年6月,在中国记协的精心安排下,美国记者“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调研团先后赴北京、杭州、深圳等地访问,获取了大量有益信息,见证了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取得的实际成果,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予以高度评价。
中国记协自2008年以来每年接待美国东西方中心杰弗逊研究员项目的记者研修团,结合大家对华关注的不同议题,安排研修团访问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单位,增进了中美两国及亚太地区新闻界之间的了解,进一步推动了国家地区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
一系列围绕中美关系的“新闻茶座”,邀请中美关系问题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中美关系的现状与展望”“南海问题与中美关系”等热点话题,与美国驻京记者交流互动,为美国新闻界积极搭建获取重要信息的平台。
2016年5月,中国记协组派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了美国一些主流媒体和新闻机构
美国著名网络媒体《赫芬顿邮报》高级编辑布雷登:“通过对中国实地访问、采访,我才知道美国新闻界对中国是多么无知。实际走访三座不同类型的城市并广泛接触中国社会各界之后,我对中国有了全方位的认识。中国之行也让我认识到,中美之间要加强新闻交流,让两国新闻界增加对彼此的了解。两国新闻交流扩大了,两国民众间的相互了解就会加深,中美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就会巩固,中美关系改善离不开两国新闻交流。”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洛杉矶时报》经济专栏作家麦克尔:“通过为期9天的对华访问,我意识到美国新闻界对中国的认识永远赶不上中国发展变化的速度。很多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但来中国访问之后我知道,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驱动力之一。”
汤森路透社记者帕特里克:“访华前,QY球友会网站我以为中国媒体是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来华后发现这种观点还停留在对中国文革时期的认识上,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看来两国的新闻交流太有价值了。”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片人李艳清:中美两国有合作也有摩擦,这很正常,而两国在新闻领域良好紧密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消除误解减少摩擦。两国新闻界的交流合作就如同“春种一粒粟”,走到“秋收万颗子”的丰收时刻,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国记者开始了解中国,愿意更深入更全面地看待中国的发展。中美记者交流项目正是展示两国新闻界交流合作建立互信的绝佳平台。只有两国启动更多这样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新闻交流机制,中美合作的根基才会越夯越实。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王冠芝:感谢中国记协组织的中美记者交流活动,让我得到了赴美交流的宝贵机会,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了解到,越来越多像我这样来自地方媒体的年轻记者受益于中国记协开展的各项中美交流活动,不但让我们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美国,丰富了报道中美关系的视角和对美新闻交流的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很多中美记者成了好朋友,为将来两国媒体更紧密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联系球友会
Contact us
SERVICE TIME:08:30-18:30